氢能的浪潮,似乎正试图给一度被浪花卷到远洋深处的车企,再次游到岸边的一次机会。
电动化进程落后的国外传统车企是,海马汽车也是。
7月12日,盖世汽车获悉,海马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该公司搭载丰田电推系统的氢能汽车功能样车已试制下线,计划于2023年四季度开展小批量示范运营。
同时,海马汽车将持续推进7X-H运营版的研发,进一步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海马汽车表示,在后续经营中,该公司将结合海南自贸港优越的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争取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碳中和趋势下,汽车的新能源转型是一个宏观的话题,当大多数车企转向以磷酸铁锂等原材料为主的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时,也有一小批车企希望可以开辟一条崭新的路,比如转向氢能。
氢内燃机对动力电池冲击有多大?氢燃料电池对碳酸锂动力电池冲击有多大?眼下进展尚不能做绝对判断。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切关于“氢”的故事,正在被众多车企努力讲得“动听”。
都是电动化转身缓慢
海马汽车与丰田除了皆转身投向氢能领域外,两者还具备另一个共性:电动化进程缓慢。且受此影响,双方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今年1月底,海马汽车业绩预告显示,该公司汽车预计2022年营收22亿元—26亿元,2021年同期约为17.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亿元~1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1年同期净利润约为1.1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约0.73元~1.1元,2021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0679元。
关于业绩由盈转亏,海马汽车在财报中说明:2022年度,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给实体企业经营带来严峻挑战;加之,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行业向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转型深度推进,受此影响,部分传统燃油汽车产品经营压力剧增。
换言之,除了客观环境恶劣外,海马汽车也承认了在电动汽车“大行其道”的市场中,该公司的传统燃油车,有些卖不动了。
图源:海马汽车
燃油车的故事讲得不动听,其实并不意外。
这一点,以丰田为代表的国外传统车企同样感同身受,毕竟合资车企已然经历了被国内自主品牌“驱逐”的事实。且眼下,在广阔的海外市场,以往在头部位置盘踞已久的国外传统车企,正在面临国内车企的冲击,其中来自新能源的力量尤甚。
如果说此前,日系车还对传统燃油车有些“念念不忘”的情绪,它们似乎无法彻底放弃具备极大技术优势的内燃机。那么现在来看,日系车企对新能源的转型已经开始变得急迫,且正试图在内燃机和新能源转型之间寻找平衡点,它们似乎想开创一种区别于同行的转型方式,试图挽救正在发生变化的市场格局。
都想“东山再起”
或许正是这一点,让海马汽车和丰田更顺利地“牵手”。
丰田对氢能寄予厚望,并且奋力“押宝”。毕竟在丰田的规划中,氢能被认定为丰田的长期发展战略。
7月11日,据路透社报道,丰田高管表示,该公司将专注于在欧洲和中国销售氢动力卡车和乘用车,希望到2030年销售20万辆氢动力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一直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电动汽车替代品的主要支持者,并且业务重心一直是乘用车和北美市场。所以,路透社指出,此次将氢燃料业务聚焦欧洲和中国市场,是该公司重心的转变。
并且同在7月,丰田成立了一个独立的氢业务部门,以扩大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工业发电和商用卡车;同期,丰田还推出了专门的燃料电池部门,拥有1350名员工。
图源:丰田中国
无独有偶,海马汽车也和丰田一样,对氢能十分青睐。
在2022年财报中,海马汽车表示该公司在落地纯电动汽车新品、加快推进氢能汽车新品研发,并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外合作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大力推进产品迭代与技术升级,坚决淘汰传统技术、停产落后产品。
海马押注氢能绝非偶然,氢能也并不是海马汽车为“救命”而临时抓来的“救命稻草”,因为该公司在此领域深耕已久。
据悉,海马汽车自2013年开始投资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中国最早开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的整车企业之一。同时,海马汽车联合中国航天、中国华能等上游头部企业,已在海口建成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和电解水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化站。
直到今年3月,丰田与海马汽车在海口签署协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海马汽车与丰田汽车在氢能源乘用车领域的合作有效期为十年,这十年时间里,双方将共同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真正落地并实现商业化运营。并且,此次也是丰田首次向中国乘用车厂商供应氢燃料电池系统。
业内有声音将双方的合作称为“海马向丰田拜师”,但盖世汽车认为,用“找到彼此”来形容或许更为贴切。双方的“牵手”,既能让海马汽车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又可以让丰田汽车的氢能源技术在华更好地推广,于两者而言都是很好的选择。
此外,当前氢能依然处于发展阶段的稚嫩时期,对其质疑声在所难免,如果要说服市场接受氢能、认可氢能,并且更有力量去驳斥那些看衰的声音,“两个人”的声量才会更大一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