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汽车商业网
adyou

盖世汽车2022第二届汽车动力电池论坛精彩开幕

2022-11-16 18:13 来源:网络| 浏览(16937)   

2022年11月16日,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虹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2022第二届汽车动力电池论坛在上海举行。活动为期两天,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本次峰会将聚焦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技术发展趋势,围绕材料技术、电池组模块新技术、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减碳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从市场、产品、技术等多维度研判动力电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决定着整车续航里程、安全性等关键性能参数。围绕“高比能量”和“高安全性”两个关键点,动力电池领域持续辐射出诸多细分技术路线。在此背景下,盖世汽车2022第二届汽车动力电池论坛备受关注,得到了陶氏化学、宝龙科技、海克斯康、汉高、海斯坦普、聚万技术研究院、吉宝物流设备、VECTOR、弘能精密、讯捷通、伊顿、安培龙、三泰等38家生态伙伴的大力支持。

盖世汽车CEO周晓颖主持发布会并致欢迎词。

盖世汽车CEO

目前新能源终端渗透率逼近30%,而在杭州、温州、上海等城市,即将超过45%。与十年前相比,行业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续航能力的要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晓颖女士表示,随着新一代技术的不断迭代和社会能量补充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产业有望在续航里程、快速能量补充、行驶安全、材料成本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盖世汽车协会秉承“寻找好公司,推广好技术”的核心使命,以全球视角切入,发出中国声音,链接上下游企业前沿信息,从高峰论坛、行业报告、数据分析、报告判断等方面持续输出深度内容。,助力构建新的汽车生态网络。

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进展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近年来,出于保障供应和自身安全的目的,大众、特斯拉、通用、蔚来等整车厂开始布局动力电池产业,深度介入原材料布局、动力电池研发、制造、回收等全产业链。

盖世汽车研究院高级行业分析师王坚分析,电动汽车充电焦虑、电池寿命与安全焦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无里程焦虑是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其中辐射出多条技术路线:CTP、CTC将量产;钠离子电池处于商业化导入期;半固态电池将批量装车,中国率先;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25年后逐步量产。

王坚强调:“围绕房屋、商场、城市通勤、跨区域高速交通等典型场景,任何单一的能量补充情况都无法完全覆盖用户的所有出行需求。”未来,慢充、快充、超快充、快换的全场景能量补充系统将成为发展趋势,既能解决充电焦虑又能支持跨城通勤。

盖世汽车研究院高级行业分析师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化之路探索

“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动力电池?”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冬冬指出,在全球碳排放压力大的背景下,选择安全性好、寿命长、资源能够支撑可持续发展、能量回收少、成本低的动力电池产品技术路线,恐怕是唯一出路。

目前,动力电池的发展面临着四个核心问题:安全、性能、发展可持续性和产能过剩,尤其是产能过剩。王志东表示,未来大规模供应经验不足的二三线动力电池生产可能会出现供需失衡;与此同时,整车厂商也在积极准备进入电池领域进行垂直整合,中国锂电池行业已经进入红海阶段。

王子东补充道,目前新能源市场三分之一的渗透率是通过透支未来市场需求获得的。继续突破增长难度很大,市场供大于求的担忧已经出现。2023年,中国本土市场新能源汽车增速可能会降低。他强调:“未来电池企业拼的是技术而不是产能!”要通过技术降本增效,才能扩大电池的可利用性。

中国动力电池创新联盟

陶氏硅胶解决方案助力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

快速充电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对三电系统的热管理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陶氏消费品解决方案专家邹璐博士提出,高温可靠性、高电绝缘性、高阻燃性将成为未来汽车电池技术和材料的重要发展趋势。

陶氏基于多年深厚的技术积累,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保护和装配提供有机硅解决方案,包括填缝剂、胶粘剂、灌封胶/凝胶、硅脂四大主材。具有高低温稳定性、电绝缘性、阻燃性、弹性模量(抗振动)、防水防潮等优良性能。,并能应对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复杂环境。

陶氏消费品解决方案专家

“激发焦虑”的突破之路——XFC极限充电技术

广州聚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营销中心营销总监安季良强调:“在能量补充焦虑取代里程焦虑的当下,大功率快充必将成为大趋势。”XF极速充电技术应运而生。它是包括电池、整车及其充电设施在内的一整套系统化技术。国际上要求8分钟内充电0-80% SOC,电池比能量≥200Wh/kg,充电桩功率≥400kw/350kw。

极限充电是电动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使能技术,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的焦点。巨人技术研究院通过对电池材料体系和电池体系的系统研发,在电池充电效率的突破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2年8月,搭载广汽阿亚恩AION V Plus 70极速快充版的巨万XFC极速电池(6C速率版)正式发布:8分钟可充0-80% SOC,5分钟可充30%-80% SOC,属于国际领先的快充水平。

广州聚万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营销中心营销总监

全球自主研发零功率电池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零度专注于打造电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电池组和电池管理核心技术的全面自研,能够自主研发除电芯以外的电池系统所有部件。该流程涵盖了设计、仿真、生产和产品测试的全过程。零跑科技电池产品线总经理宋忆宁介绍,零跑自主研发的BMS和电池组装机量已经超过14万台。

此外,零跑推出了智能动力CTC电池底盘集成技术,可将电芯直接集成到车辆底盘中,消除了以往动力电池中的多模块结构,简化了电池组内部结构,降低了成本,同时有助于车身减重。根据零跑公布的数据,搭载CTC技术的零跑01续航能力提升10%,轻量化系数提升20%,零部件数量减少20%,成本降低15%,使用空间提升14.5%。

零技术电池产品线总经理

电池组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据电池组系统专家庄花博士介绍,CTB技术包括电池创新技术、热管理技术、底部保护技术、粘合技术、堆叠技术和配电技术。具体来说,福迪电池CTB电池体一体化技术采用了基于蜂窝的“三明治”结构,具有以下五大优势:

首先,叶片电池夹层结构在刚性上具有天然优势,可以用简化的设计获得70Hz以上的模态;其次,电芯上下胶合,可以提高整车的刚性,与整车融为一体后有助于分散冲击力;第三,电芯长宽比高,堆叠后提高了整个包装的强度,与整车融为一体后有助于分散冲击力;第四,侧边出杆柱,最大化利用高度空间;第五,可以同时上下冷却/加热电池芯,并且可以优化效率和温度均匀性。

富电池组系统专家

海克斯数字技术助力动力电池高质量发展

Heicks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数字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是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之一,拥有4000多项专利技术。行业领先的传感器设备和模拟技术。海克斯康数字事业群副总裁、海克斯康汽车研究院院长提出,仿真技术可以从测试端保护动力电池的安全。

在设计阶段,以电力组件的热管理分析为例,Heicks Kang的MSC Cradle仿真平台可以直观地模拟分析不同散热板的形状、元器件的局部散热效果以及温度分布变化。在制造阶段,海克斯康提供了工业CT检测方案,可以在不损坏电池的情况下,基于VC分析软件对电池电芯内部进行快速无损检测。此外,Heicks Kang还为外壳和极片等关键部件提供全面的测试方案。

海克斯数字事业群副总裁兼海克斯康汽车研究院院长

汉高胶粘动力电池整体解决方案

汉高为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和电池组提供粘合、连接、保护和导热材料,以保护电源转换系统和控制部件的稳定运行。目前,汉高推出了两款新的保护涂层产品:乐泰乐泰e9400和乐泰乐泰FPC 5060,以保护电池外壳免受高温和火灾。这两种产品都可以通过“喷涂”或“平流”方法进行涂覆,并且可以应用于自动化点。

新能源汽车大中华区业务发展总监侯春荣特别介绍,乐泰乐泰FPC 5060是一种单组份、水性、无机材料,遇明火不会形成任何烟雾。所以在镀膜过程中需要比9400厚。侯春荣透露,汉高正在与主流头部企业进行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合作,预计2023年向市场推出新产品。

汉高胶粘科技,大中华区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总监

打造智能感知,助力三电管理——宝龙科技电流传感器技术及产品

随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电池供电系统和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对电流传感器的需求迅速增加。作为国内顶级的元器件供应商,基于TPMS传感器领先的技术和规模效应,切入了当前的传感器业务。在全球疫情、缺芯的背景下,宝隆科技借助本地化运营和全球供应链资源,实现了关键供应链的本地化供应保障,从而保证了交货期。

宝龙科技旗下文翔汽车传感器高级产品经理刘欢介绍,宝龙科技目前的传感器有六大优势:产品覆盖广、技术成熟、成本可控、质量可靠、全球布局、全球供应体系。除电流传感器外,宝龙科技还研发生产速度和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照和雨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40余种传感器,形成产品矩阵,优势互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

宝龙科技旗下文翔汽车传感器高级产品经理

电池系统:Hastemp的安全和轻量化解决方案

电池盒是保护电池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起到一定的整车轻量化作用。海斯特拉普亚太区工程副总裁Cándido González表示,海斯特拉普可以提供世界领先的烫印技术,同时兼顾轻量化和安全性。拥有白车身、底盘、机构、电池盒等自研能力,其热压门槛、一体化地板的全新一体化方案,可满足不同碰撞条件下电池组的安全要求。

坎迪多·冈萨雷斯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评价技术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自燃等安全事故频发,呈现出较燃油汽车新的安全特征。例如,中国汽车研究测试事业部赵志伟博士指出,2020年新能源自燃事故134起,6-9月为高发期,集中在高温季节。事故原因中,电池热失控占65%,也有碰撞、水淹等原因。

因此,电池安全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企事业单位需要从测试端切入,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障碍和不稳定因素。据赵志伟博士介绍,目前动力电池测试项目已经涵盖了三个层面:单体电池-模块-封装,涵盖了电气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诸多方面。中国汽车研究院在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现场还原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动力电池安全评价体系。

中国启研检测事业部

中汽创智汽车用氢燃料电池的发展与规划

固态电池何时能从实验室走向马路?中企创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动力事业部首席技术官王赢博士介绍,现有固态电池系统存在各种问题,如聚合物固态锂电池容易短路和热失控,薄膜固态锂电池成本高、能量密度低;固态硫化锂电池存在固-固接触持续恶化和空气敏感的问题。固态氧化锂电池的电解质片容易开裂。

锂电池由于材料的特殊性,不稳定。因此,中企创智将以电池材料为核心,致力于全固态、小尺寸软包氢燃料电池的研发,重点攻克电堆、系统、膜电极等方面的技术难关。目前,中汽创智第一代产品覆盖60Kw~150kW系统,可用于乘用车和49吨以下车型。

中企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新能动力事业部首席技术官

精彩未完待续。第二天大会演讲结束后,盖世汽车还将举行“2022盖世汽车动力电池优质供应商证书”颁奖仪式。综合考虑产品的技术含量、市场反应以及企业的发展潜力,将授予多家企业盖世汽车动力电池优质供应商证书,并纳入“2022盖世汽车优质供应商推荐名单”。欢迎继续关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