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通讯员沈莉11月8日报道:药工在热气腾腾的火炉边不断搅拌,黑色的汤汁在锅里翻滚跳跃,一阵阵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随着浸泡6个多小时的第一批膏方药材正式入锅,煎煮着100口紫铜锅的炉火越来越旺,室内温度一会儿就达到了40℃。今天正值立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拉开了冬季养生的序幕。
冬季养生,膏方是不变的“主角”。“岳阳膏方”是沪上中医养生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慕名前来,其中有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岳阳医院始终保留了自制膏方的传统,是上海乃至全国规模最大、自制加工能力最强的医院。每年秋冬,医院的一百口紫铜锅一起熬制膏方的盛大场面已成为海派中医文化的一面旗帜。
“很多地方的膏方都是流水线上操作,电脑控温,一体成膏,效率是高了,但老中医的传统也慢慢流失了。”膏方制作室里,经验丰富的中药师朱晓春正在用竹搅片翻着紫铜锅里的药材,他告诉记者,岳阳医院始终坚守古法炮制工艺,用紫铜锅煎煮,分七个步骤:配方、浸药、提取、浓缩、收膏、分装、晾膏。这七个步骤需要一天半到两天时间,最终出炉的是一人一方、原汁原味的岳阳膏方。
上午10时许,第一批膏方的“头汁”煮好了。朱晓春介绍到,取出药汁后,再继续煎煮、压渣提取“二汁”,“头汁”“二汁”合并放置在容器中沉淀。为什么要压渣?老药师娓娓道来,“很多有效成分都含在药渣里,只有榨得干干净净,才对得起定制者花的钱。”
明天,首批膏方将进入收膏阶段。收膏前,药师还会按照处方,依次兑入阿胶、鳖甲胶、黄明胶等胶类、黄酒和糖类,还有各种珍贵的细料,如虫草、人参、鹿茸等。文火熬制中,黑色膏体逐渐变稠,用竹板挑起膏体检查,能滴下成片,也就是“挂旗”,才算收膏完成。随后,经过分装和晾膏,就大功告成了。
“民间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的说法。”上海市名中医、岳阳医院消化内科首席专家朱生樑主任医师告诉记者,“随着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膏方进补也越来越受到普通百姓的关注。冬天气温低,热量耗散多,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其他季节强,生理机能的旺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现在正是服用膏方的好时候。”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规律而定的中医养生原则,膏方正是适应冬天气候环境养生方法。”岳阳医院呼吸内科首席专家杨佩兰主任医师介绍到:“膏方的主要作用是扶正补虚,作为我国冬令进补的传统保健药剂,在冬令闭藏时节对多系统的疾病都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广大市民防治疾病,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今年,岳阳医院膏方门诊预约已近万人次。医院党委书记郑莉介绍,岳阳膏方门诊至今已有40余历史,历经几代中医人薪火相传,“岳阳膏方”形成了特有的海派中医特色品牌,深受百姓喜爱,现在每年要制作2万料。为了更好地传播海派膏方文化,2021年,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的“岳阳膏方”楼于建成,并由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亲笔提名。一楼为岳阳膏方制作基地,用于传承传统技艺熬制岳阳膏方。二楼为中药膏方特色制剂传承工作室和海派中医膏方文化展厅,供大众零距离了解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中医膏方熬制技艺。岳阳医院将始终以提高广大市民的健康水平为己任,积极弘扬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惠及更多民众,向社会传播科学的中医养生理念和方法。
开炉后,这间膏方制作室将成为医院整个冬天最忙碌的地方之一,这些汇聚药材和手艺精华的膏方将在第一时间送到定制者手中。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