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日《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发布以来,各方反应十分积极。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对接企业培育等工作,优质企业瞄准北交所积极在新三板挂牌,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股票有关政策落地,北交所市场生态呈现出积极向上发展的良好态势。
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
好企业自带流量。本次改革北交所将以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为重点,多措并举提升上市公司发展活力和市场吸引力。数据显示,当前已有北京、四川、江苏、陕西等10地举办政策宣介会。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接企业培育、推动上市工作意义重大,是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对接企业培育等工作,能够有效扩大地方上市公司队伍,从而增强地方在资本市场影响力,更好地引导资金流入地区重点发展领域,推动重点创新产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地方政府企业培育工作,能够为北交所培育输送更多优质标的,促进北交所市场建设与扩容,推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
企业申报意愿增强。数据显示,9月份以来,北交所新增受理上市申报企业17家。从排队企业来看,截至10月18日,共有108家企业处于发行上市审核阶段,包括13家已受理、35家已问询、52家中止以及4家通过上市委会议、4家提交注册。
畅通多元便捷上市路径
本次改革通过优化“挂牌满12个月”执行标准、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进一步畅通多元便捷上市路径,将吸引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质企业进入北交所。
据了解,截至10月18日,《意见》发布以来新三板新增受理挂牌企业累计50家,其中9月份新增受理挂牌企业43家,同比增长26%。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告诉记者,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安排给予因IPO计划等发展规划而摘牌新三板的公司更方便在北交所上市的机会,有利于北交所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在田利辉看来,北交所为优质的新三板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本运作机会,而新三板为北交所提供了优质的企业资源,前期的孵化培育,以及信息和价值判断。北交所和新三板的相互配合有利于实现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和专业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融资支持和发展机会。
从申报情况来看,其中不乏优质企业。例如, 9月22日挂牌的握奇数据,已于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一家专业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10月18日在新三板挂牌的优谷科技是一家专门为风力发电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高质量精密机械零部件整体解决方案的专业性公司,2022年被认定为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改革新增“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可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即未来将有一批企业可以直接在北交所IPO,无需在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
申万宏源发布研报认为,从北交所的定位来看,预计“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是指头部的专精特新或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3年7月底,工信部发布了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已达1.2万家,根据工信部口径,截至6月底,已累计有144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中国A股上市,大量未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为北交所提供了庞大的资源池。
大力加强投资端建设
本次《意见》重点加强投资端建设。9月2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第2号——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其中规定了除创业投资基金之外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基金可以通过公开发行或公开交易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放开了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北交所股票的路径,有效增强了市场买方力量。
数据显示,《意见》发布以来,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当前累计新增开户超40万,日均开户数是8月份水平的10倍左右。
田利辉表示,当前情况说明《意见》的发布对于吸引投资者参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增开户数的大幅增长显示了投资者的热情,也说明了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得到了提升。
谈及下一步持续做好各类资金入市的精准服务和对接,田利辉认为,为了促进机构投资者入场,应进一步增加市场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度;推出更多种类的指数类投资产品,满足不同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推动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的转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