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汽车商业网
adyou

自主冲高“天花板”在哪里?

2022-11-21 20:08 来源:网络| 浏览(15460)   

“国产豪华车的价格天花板在哪里?”这个话题在某平台引起了超4000名网友的投票。超六成网友认为可接受的价格上限在30万以内,50万-100万以内的比例为25%。这个结果似乎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5年前,autonomy还在努力突破20万元的“坎”。如今,随着产品力的提升,新能源的兴起,以及“国潮”消费理念的兴起,消费者对自主性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变得更高。自主已经成功打入“30万以内”终端市场,向30万+高端市场发起攻势。甚至,有的品牌瞄准的是“50万+”市场,比如高河汽车,比亚迪新品牌look up。

对于自主品牌的高端之战,有网友调侃“弯道超车,价格先超”。这个话题引出的一个问题是,自我涌动有“天花板”吗?

自主权“扩大”了吗?

或许在一些消费者看来,自主性已经“膨胀”了。刚刚进入20万+市场,还没有在30-50万市场立足。看起来上涨的步伐比市场的承受能力还要快。

其中,比亚迪迈出了最大最快的一步。今年重新出发的腾势决定主攻30万+市场。计划明年推出两个全新的高端品牌,其中一个是高度专业化、个性化的全新品牌。第一款的价格可能在40-60万元区间;另一种是抬头面对百万级市场。

关于抬头,比亚迪从去年开始“出发”,最近“靴子”终于落下了一半。根据路透社的报道,首款车型将是一款越野车,新品牌下的车型价格区间为80万至150万元。

11月16日晚,在“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新闻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透露了“仰望”品牌的更多信息:以百万为单位定价;应用比亚迪更先进的生产技术;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上市。

抬头之后,你会发现另一个全新的品牌。比亚迪方面表示,该品牌旨在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来源于对比亚迪自身风格的大胆突破”。有业内人士据此推测,该品牌可能在做各种原创改装或定制车型。

除了比亚迪,鄂安也向百万级别发起了冲击。两个月前,鄂安发布了高端品牌Hyper。第一款是Hyper SSR,定价一百多万,号称“竞争对手都是五百万以上”。Hyper未来还将面向高端市场推出coupe、SUV、MPV、新物种等一系列产品。

比亚迪和爱安加入后,将打破高和汽车维持的国产车价格上限。高河现在销售的两款产品价格都在80万元以内。新上市的极氪009可能是第四“贵”的国产品牌,价格在50-60万之间。从现在开始,高和、吉氪、比亚迪、爱安可以在50万以上市场抱团对敌了。

相比这四个品牌,其他自主品牌可以说相对“保守”,大部分还是在30-50万元区间。这个范围包括蔚来和理想这两个新势力,以及奥伊塔、智极等传统新锐品牌。此外,小鹏、AITO等品牌也在向30万+市场靠拢。但是,一旦机会到来,上述品牌势必会走向更高的价格水平。

新能源赋予的“信心”

其实自主品牌从以SUV立足中低端市场开始,已经努力了十几年。但在燃油车全面占优的时期,自主和合资的“品牌鸿沟”难以跨越,导致自主的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止步于20万元。

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中国汽车论坛上所说,在传统领域,“产品溢价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或者汽车品牌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问题。”他指出,自主和合资品牌溢价有40%到50%的价差。从品牌力来看,“自主和合资是两个层次,互不干扰”。这对自主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和新生力量的进入,自力更生之路再次迎来了转机。5年前,以蔚来、理想为代表的新生力量进入市场,将国产车价格提升至30万元以上,引领中国品牌向高端进攻。

通过新势力的成功,传统自主掌握了风起云涌的秘诀:新能源+智能。目前,所有面向20万+市场自主推出的品牌都聚焦在智能电力领域。从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来看,这一步是正确的。数据显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乘用车市场,中国品牌的整体市场份额上升至44.5%。

更何况在新能源和智能的加持下,自主和合资品牌的溢价差距不断缩小。“价格差异已经迅速缩小到20%和10%,一些溢价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合资品牌,”朱华荣说。比如理想汽车销售毛利率21.8%,不输给大众、丰田等全球车企。

背后的原因是自主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显现出技术优势,一些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技术积累甚至强于合资企业。随着技术的背书和需求的满足,新能源消费者对国产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提高,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变强。据朱华荣介绍,根据调查,有些车型已经超过了50%。

因此,我们在新能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成绩最为突出的比亚迪,今年销量有望突破150万辆。目前在30万元以内的市场,比亚迪可以和特斯拉抗衡。其他新能源品牌如艾、蔚来的销量也处于持续增长趋势。

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自主品牌都想利用自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大的先发优势,乘胜追击,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接下来,打破50万+“天花板”?

有些自冲的动作可以用“快如闪电”来形容,比如比亚迪。由于基础用户数量庞大、销量高、增长率高,比亚迪布局动作迅速,试图在短时间内进入多个细分市场,完成百万以内产品矩阵的打造,进一步巩固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地位。

Ai似乎也有同样的想法,但与比亚迪的战略大相径庭。然而,比亚迪计划在确定的价格范围内推出一个全新的品牌。目前,鄂安似乎打算和浩博从上到下玩一把。相比特斯拉要做“大众”,比亚迪和艾安似乎更想做“大众+BBA+保时捷”的组合,野心甚至大于蔚来(标杆BBA)。

自主平价向高端转型符合市场趋势,但要向50万+市场跨越,要面对超豪华品牌的硬钢。有人认为“步子迈得太大太快”。由于产品价格较高,该细分市场仅占总市场份额的4%。然而,竞争是激烈的。不仅有奔驰、奥迪、宝马等豪华品牌,还有保时捷、玛莎拉蒂等超一线豪华品牌。

与50万以下“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同,BBA在50-80万市场是绝对的霸主。10月数据显示,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L单月销量在1万辆左右,远高于蔚来、红旗、蓝兔等品牌的同级别车型。

80多万观众规模较小,主要是高收入家庭。从品牌力、影响力和认知度来看,保时捷、玛莎拉蒂甚至BBA都明显高于新进入的自主品牌。在该市场表现出色的保时捷去年在华销量为9.6万辆,是高河的20多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阶段自主性较弱,但或许可以把新能源和智能作为“敲门砖”。80/75后逐渐成为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他们财力雄厚,对新品牌的容忍度比上一代更高。他们有更强的尝鲜心态,有能力也愿意为自己的利益花钱。如果瞄准增量购买市场,满足这个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这可能会带来一个独立进入50万+市场的机会。

一个用户的家里“装满”了新的电力产品。他买高河是因为觉得爽,买理想L9是因为可以玩PS5游戏。还有很多蔚来和小鹏的车型。他表示,如果比亚迪等品牌产品足够强大,或者某个点可以在某个领域做到极致,他愿意买单,“比如全自动驾驶,五分钟充满电”。

从近期的自主动作来看,我们已经明显意识到“个性化”需求趋势的潜力,正在加快开拓新能源细分市场的步伐。比亚迪的两个全新品牌,东风猛士和北汽新能源的考拉,都是针对小众市场的。

“谁能坚持下来,市场就是谁的”,有网友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